曾经的国民综艺《奔跑吧》在最新一季中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,观众的差评理由出奇一致,指向了节目内容和嘉宾阵容的问题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老牌综艺究竟怎么了?国产综艺的未来又在哪里?
一、老牌综艺的困境
《奔跑吧》作为一档老牌综艺节目,曾经也是辉煌过的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节目似乎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。从邓超、陈赫等核心成员的相继离开,节目就开始变味了,游戏越来越敷衍,嘉宾的妆造越来越精致,但这些都无法挽回节目的颓势。
二、李晨郑恺难撑场面
随着杨颖的离开,《奔跑吧》只剩下李晨和郑恺两位元老级嘉宾。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越来越佛系,缺乏了以往的竞技精神和斗志。李晨在节目中的“养老”状态,以及郑恺的佛系表现,都让观众感到失望。
三、节目内容空洞乏味
《奔跑吧·茶马古道篇》的播出,并没有引起预期的热度。节目内容空洞乏味,对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,缺乏深度和内涵。观众宁愿选择看专业的纪录片,也不愿意看这种走马观花的旅行节目。
四、游戏环节设计乏善可陈
节目的游戏环节设计越来越缺乏创意,曾经让人捧腹大笑的撕名牌环节也逐渐消失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老套、无聊的游戏,例如撇草鞋、坐缆车、品尝水果等,这些游戏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,无法调动观众的积极性。
五、新成员未能带来活力
新加入的成员张真源在节目中表现平淡,缺乏综艺感,也无法与其他嘉宾产生良好的互动,更像是一个被强行塞进来的“工具人”。这反映了节目组在选择嘉宾时的短视行为,他们更看重的是流量和话题度,而不是嘉宾的综艺能力和与节目的契合度。
六、节目创新成关键
与《奔跑吧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《再见爱人4》和《现在就出发2》的成功。这两档综艺节目,虽然类型不同,但都抓住了观众的痛点,并通过精准的选角和创新的节目模式,赢得了市场的认可。
《奔跑吧》的现状犹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国产综艺界的风云变幻。对于老牌综艺来说,如何在坚守初心的同时,不断创新,适应市场变化,是一个永恒的课题。只有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希望《奔跑吧》能够吸取教训,重新出发,找回曾经的辉煌。
免责声明: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平台内容仅供传播,不代表本网立场,且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CopyRight © 2020 www.entzx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有不良内容或涉及版权请联系:896523206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