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合教育凸显“广州温度”,​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主创分享幕后感人故事

  6月1日,关注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纪录电影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正式上映。当天下午,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。 分享会以“人间真情,广州有爱,慈善之城”为主题,来自影片出品方、主创团队以及教育、影视、慈善等不同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,共同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。

分享会嘉宾合影

  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,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,著名导演向一民执导。片中,卓君、一哲、乐桐三位主角用音乐和绘画感知世界,在少年宫老师的帮助下获得精彩的别样人生。影片诠释了广州市融合教育的多样性、丰富性,共同奏响亲情、友情、师生情交织的爱的赞歌,获得观众广泛好评。

主创团队:希望特需儿童在康庄大道上越跑越好 

  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全片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,聚焦三位特需儿童的成长故事——卓君和一哲是自闭症患者,少年宫的融合教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专长。一哲的美术天赋令人赞叹,在他的画作里,总能感受到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色彩的把控能力。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,并学会钢琴调音及作曲。卓君喜欢画各式各样的狗狗。除了担任少年宫助教外,她还积极备战广州马拉松并最终获得奖牌。乐桐之前是少年宫学员,她不幸患上骨癌。在父母的陪伴和少年宫老师的鼓励下,乐桐积极治疗,顽强抗争,身体逐渐康复。少年宫老师和融合教育学员的群像,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广州人文风景线。

  分享会现场,该片导演向一民,制片人徐斌,广州市少年宫老师关小蕾,携影片主角卓君、一哲、乐桐以及他们的家人到场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。

  1998年,导演向一民认识了广州市少年宫“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”的第一个学员阿璞。这位患有智力障碍的画家以西方音乐为灵感,绘制了3500多幅画作。近年,因为拍摄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,他又认识了同样是少年宫学员的卓君、一哲、乐桐。25年过去了,从阿璞到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,自己对广州融合教育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,也令他深切地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。“阿璞把西方交响乐变成绘画,这是在老师的指点下所完成的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。因为拍摄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,我又接触到了这样的一群孩子,他们把自己在少年宫学到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令人感到非常欣慰。”

  向一民谈到,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,家长们的付出令他非常感动。他记得有一个家长跟自己说过,电影的片名起得很好。孩子们站在起跑线上往前奔跑,家长们跟在后面守护他们。当有一天家长跑不动了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,孩子们依然会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跑得越来越远,越来越好。

导演向一民,制片人徐斌,广州市少年宫老师关小蕾,著名电视栏目策划制作人李洪上台分享

  1998年,广州市少年宫首次创办了特需儿童的美术实验班,由关小蕾担任授课老师。25年来坚持做一件事的动力是什么?关小蕾说,是因为从孩子们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。“这些孩子们有特殊的需求,他们需要帮助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时候,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。设身处地去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人着想,也是在为我们自己着想。”

  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制片人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徐斌表示,1998年自己因为采访与关小蕾老师结缘,随后一路跟踪报道。2020年,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开始筹备策划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,希望将少年宫这些孩子们的现状记录下来。如今影片上映了,自己也希望“抛砖引玉”,促成社会各界对特需儿童给予更多关爱,共同完成一次“多向共达”。

家长:希望借影片鼓励同路人 

  特需儿童的成长,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巨大付出。分享会现场,三位主人公与他们的妈妈们也一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。

  一哲妈妈表示,拍摄这部影片,无论是摄制组、少年宫老师、孩子们,状态都很饱满。“没觉得有多难,反而是乐在其中。”在她看来,把孩子们真实的状态搬到大银幕,会给有相似经历的家庭带来很大鼓励。希望大家面对生活都要乐观,保持一种向往美好的态度。

三位主人公与妈妈一起上台分享

  卓君妈妈则表示,能够成为这部影片的主人公,是孩子们的幸运。作为家长自己更多的是感动和感谢。

  影片中,患病的乐桐有着乐观的性格,而家人对她毫无保留的支持与鼓励,更是深深感染着银幕之外的每一位观众。现场,被问到如何保持乐观?乐桐笑言遇到困难了就必须勇敢面对。她说,能够参与这部影片的拍摄非常开心,因为没拍过,而且还认识了新朋友。乐桐妈妈表示,拍摄这部影片之前,乐桐刚查出身体有恙,“我从没想过我们有一天会成为电影主角,这些孩子各有特色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,就是对生活充满热情乐观”。

  著名电视栏目策划制作人、电视剧《家有儿女》导演李洪在看完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后深受感动,其中,孩子们可爱的父母亲,令他印象最深。在李洪看来,《家有儿女》是以情景喜剧的方式去探讨教育,而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则让人看到生活。在融合教育的支持下,这座城市对特需儿童群体给予了尊重和关爱,“广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爱。”李洪说。

教育界、慈善界代表:大力助推融合教育

  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,《画布上的起跑线》 魏晓丽以三个“看见”、三个“激发”、三个“思考”来形容广州市少年宫在这20多年来的探索。她说:“三个‘看见’,是看见这个群体,看见有一群人在努力坚守,看见这个城市的温度和厚度。三个‘激发’,是激发广泛的社会爱心,激发多元群体的信心,激发特殊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。三个‘思考’,是思考如何帮助这个群体成长,思考如何联动社会各界推动更多内容,思考如何更好地关爱特殊群体服务体系的建设。”

广州市少年宫、广州市慈善会代表分享

  广州市少年宫老师陈君君表示,多年来,广州市少年宫一直以儿童教育的场域推行融合教育。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发展,做到特需孩子与普通孩子同班、同行、同心,达成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  广州市慈善会信息传播部部长王梦华表示,广州市慈善会不断拓宽服务路径,以更加多元、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去贴合特需儿童的需求,开展相应的慈善项目,大力助推融合教育发展。

免责声明: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平台内容仅供传播,不代表本网立场,且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猜您喜欢